目前魚缸的過濾形式常見的有“上部過濾、底缸過濾、內置式過濾器、底沙過濾、外置過濾桶”其中“上部過濾、底缸過濾”是家用魚缸常見的兩種過濾形式。
大多數成品魚缸配套的過濾方式就是上部過濾;在魚缸頂部放置過濾槽,過濾槽內放置物理以及生化濾材用品(物理過濾的濾材通常是指過濾棉,生化濾材是指玻璃環、生化球、細菌屋,生物環,生化棉等),接著潛水泵將水抽入過濾槽,過濾槽的水再經過生化棉,活性炭等過濾物質,接著再由過濾槽底部的出水口流回到魚缸內。
這就是上部過濾的基本設計。但是上部過濾體積比較小,濾材少,所以過濾效果不太理想,頂部過濾系統又或多或少的遮擋了燈光影響照明的效果。而且在外觀上不太美觀。但是上部過濾系統的優點就是清洗方便,過濾槽內的濾材很臟的時候,可以很方便地取出進行清洗。
魚缸底下放置過濾系統,主要組成部分是由溢流區用于下水,濾缸放置濾材,潛水泵循環;溢流區下水是確保魚缸的水不會直接流到過濾系統的其他部件里。
也正因如此在水泵斷電停止運作的時候,魚缸的水不會繼續往過濾系統里流的原因。 進而濾缸裝載大量過濾水質的濾材,通常形狀是圓桶和箱體。潛水泵直接帶動整個過濾系統的水流循環,是所有過濾系統的靈魂。
整體的底濾系統的工作原理就是當潛水泵轉動后,水泵區內的水會順著上水管流到魚缸里,而魚缸的水位會不斷上升,當水位上升超過溢流區的溢流板就會流到溢流區。
而溢流區底部是由一條下水管連接著過濾的物理區,所以溢出魚缸的水就流到溢流區再流往物理區。水經過物理區之后再進行一次溢流到水位更底的生化區,生化過濾后再流回水泵區。
底缸過濾因盛放濾材的空間大,所以硝化過濾功能強,比較適合飼養中、大型魚,且清潔、更換濾材便利。但對水泵的功率要求較高,功耗大且噪音較大。但是目前自動調節換頻的靜音潛水泵基本都能解決功耗和噪音大的問題。